返回

兰亭序的故事及简介

回答 3天衣蛾2023-05-26 14:15:51
投诉
2023-05-26 17:42:48

公元353年4月(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,距今已1667年),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、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,饮酒赋诗。

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,并作序一篇,记述流觞曲水一事,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。

这篇序文就是《兰亭集序》。

并挥写了一篇《兰亭集序》。

兰亭序讲的是东晋时期的聚会场景。

《兰亭集序》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,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。

文章融叙事、写景、抒情、议论于一体,文笔腾挪跌宕,变化奇特精警,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。

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。

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、写景,先叙述集会的时间、地点。

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:山岭蜿蜒,清流映带;又风和日丽,天朗气清,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,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。

在这里足以“游目骋怀”,“极视听之娱”,可以自由地观察、思考,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。

《兰亭集序》赏析《兰亭集序》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,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、“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”的感叹。

作者时喜时悲,喜极而悲,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,再由激荡而平静,极尽波澜起伏、抑扬顿挫之美,所以《兰亭集序》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。

《兰亭集序》即为王羲之为众人所作之诗写的序文手稿。

文中记叙了兰亭山水之美和聚会的畅快之情,抒发作者对生死无常的感慨。

里面没有故事,只是记叙了一些人在小溪边喝酒作诗的经历,发了一些感慨罢了

2023-05-26 19:13:46

年轻的羲之才华横溢且写得一手好字,为人十分自满。一日,酷爱书法的他在太尉府临摹名帖真迹的时候,被太尉千金——文娟看中,芳心暗许。但太尉夫人却认为羲之不过一介布衣,配不上自己的女儿。

后来,两人在小河边邂逅,羲之深深为文娟的才貌双全倾倒,欲上门提亲。文娟指出羲之过于骄傲自满,希望他虚心学习成就一番事业再说。

羲之受此鼓舞,花三年游学各地,从历代书法碑记字帖中汲取营养,领悟了书法真谛,终成殿堂级大师。

2023-05-26 19:36:19

《兰亭集序》故事内容,主要记述了王羲之与当朝众多达官显贵、文人墨客雅集兰亭、上巳修稧的壮观景象,抒发了他对人之生死、修短随化的感叹。

崇山峻岭之下,茂林修竹之边,乘带酒意,挥毫泼墨,为众人诗赋草成序文,文章清新优美,书法遒健飘逸,被历代书法界奉为极品。

展开全文

推荐阅读

庞军网>文化> 正文